關於智能樓宇的ESG報告這件事,其實現在很多搞建築管理、物業運營的人都挺頭疼的!不知道從哪兒下手,也不清楚到底要寫些啥才能既合規又有用不是?畢竟,智能樓宇,它既有傳統建築的那些能耗、安全啊之類的老問題,又多出了像數據隱私、系統效率啊這些新花樣兒,那ESG報告就得把這些七七八八的東西都給捋清楚才行。

啥是智能樓宇的ESG報告?

ESG報告,說白了就是環境(E)、社會(S)、治理(G)這三個方面的情況說明文檔。對於智能樓宇來講——環境方面,主要看它節能環保做得怎麼樣,比如有沒有用太陽能板、空調系統是不是智能節電的;社會方面,就是樓裡的人住著安不安全、舒不舒服、消防通道夠不夠寬、有沒有無障礙設施這些;治理方面,就複雜點,比如物業公司處理數據的規矩嚴不嚴實、跟業主溝通順不順暢、有沒有啥偷偷摸摸的操作不公開!

寫報告前得先搞明白這3件事!

1. ⚡ 你的數據從哪兒來?智能樓宇有那麼多傳感器收集電、水、空調開啟時間的數據,這些零零碎碎的數據得匯總到一個地方,不然東一塊西一塊根本沒法兒統計。有條件,最好用個專門的樓宇管理系統BIM軟件,能自動生成一部分數據,省得人工算錯了!

2. ✅ 行業標準是啥樣的?現在國際上常用的有GRI、ISO 26000,國內還有滬深交易所發的指引,你得先看看自己公司是要給誰看報告,按哪個標準來寫,別瞎摸亂撞。有些標準像GRI,條目特別細,得一條條對著檢查有沒有遺漏!

3. 👤 誰是你報告的讀者?是給投資人看,還是給政府監管部門,或者就給樓裡的租戶交個底?給投資人看可能得重點說說節能能省多少錢,給監管部門就得老老實實把合規情況寫清楚,不一樣的!

報告裡必須有的5大塊內容(少一塊都不行!)

▶ 環境部分:這可是大頭!得寫清楚樓裡一年總共用了多少度電、多少噸水,有沒有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屋頂裝了光伏板發了多少電?垃圾怎麼處理的,有沒有分類,多少能回收再利用?碳排放是多少,跟去年比是多了還是少了,要是多了,解釋一下為啥多了,是不是因為樓里新入駐了個- 的大公司?

智能樓宇ESG報告_ESG reporting for smart buildings_智能樓宇數據管理

▶ 社會部分:安全問題不能少!去年消防演習搞了幾次,有沒有消防設備過期沒更換的情況?樓裡上班的保洁、保安這些員工,工資有沒有及時發,有沒有給他們交齊社保?有沒有發生過數據洩露事件,比如住戶的門禁卡信息被篡改了?

▶ 治理部分:物業公司的管理層有沒有定期開會討論ESG的事?有沒有專門的部門或者人的負責管這些事?跟供應商簽合同的時候,有沒有要求他們也得環保,比如選的清潔劑是不是污染小的那種?

▶ 智能係統貢獻:這可是智能樓宇的特色!得說說智能係統幫了多大忙,比如通過一年省了百分之多少的電,空調系統根據人多不多自動調節溫度,讓能耗降了多少?

▶ 未來計劃:光說今年的哪行!明年打算幹啥,比如換30%的樓梯燈為LED燈,或者多裝幾個充電樁方便電動車充電,打算把碳排放再降5%,這些都得寫進去,讓人覺得你不是糊弄事的!

常見問題解答(看了能少走彎路!看不懂再回頭看三遍!)

Q:報告裡的數據必須100%準確嗎? A:當然盡量準確!不過有些數據比如租戶自己在辦公室用電,可能統計不全,那就在報告裡註明“部分估算數據”,別吹牛說一點兒不差,到時候被人戳穿了可就麻煩大發了!

Q:智能樓宇如果用了AI管理系統,算不算G方面的優勢? A:算!不過得寫清楚AI有沒有亂用,比如會不會偷偷收集租戶的日常活動data?要是能證明AI讓管理更透明、決策更快,那就是加分項!

Q:報告寫好了用不用找人審計? A:有錢的話,找個第三方機構審計一下更可信,尤其是要給投資人看的報告。要是小公司自己內部看看,那至少得部門經理簽字確認數據沒問題,不能一個人瞎寫寫就交上去!

寫報告,最重要的就是真實,別跟擠牙膏似的,問到了才說!多學學別人家的報告,但別抄,抄了被發現更慘!數據要具體,去年用水5000噸,寫“用水較少”這種話等於沒寫!只要踏實實做了事,報告自然就好寫實了。

Posted 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