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e ,也就是校園範圍的緊急封鎖演練,是現在很多學校都會搞的一項挺重要的活動,關於這東西,其實不少家長、老師,對,還有學生自己,心裡都會琢磨一些事。這演練到底是乾嘛用的,?簡單說,就是當真的有危險壞人進校園,或者發生那種必須讓人待在原地不能動的緊急情況時,學校裡的每一個人,老師、學生,都知道該咋做,能最快速度保護好自己,減少傷害,對!它不是鬧著玩的,是真真切切關係到安全

下面,我就跟大家掰扯掰扯這裡面的一些實用的道道兒。

1.弄懂警報信號很關鍵!不同學校的警報可能不一樣,有的是那種特別尖的嘶鳴,嗚——一下很長的那種;有的,是通過廣播喊特殊的指令,比如“現在啟動程序!重複,!”;還有的可能會閃那种红色的燈,一閃一閃的特別扎眼。演練前一定要讓所有人都清楚,哪種信號代表著要開始了,千萬別搞錯,錯過那一下子可就麻煩!要不,到時候警報響了,你還以為是消防演習,那不就全亂套

2.跑還是不跑?鎖doors 藏起來—— 這可是個大學問!聽到有效的信號後,第一反應絕對不是往外面跑,尤其是外面情況不明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如果正在教室或樓道那種房間裡,要趕緊找離自己最近的、安全的房間進去。進去之後,幹什麼?對!鎖門—— 一定要從裡面反鎖得死死的,把門把手那邊也想辦法抵住,比如用桌子、大櫃子堵嚴實些;然後拉所有的窗簾和百葉窗,讓外面的人從窗戶看不到裡面有動靜;教室裡的燈也得全部關掉,投影儀什麼的電源趕緊切斷,不能有一點光亮透出去。這時候,保持安靜是最重要的,手機靜音那是必須的,別說是說話聊天了,就連打噴嚏、咳嗽都得捂著嘴盡量小聲點,心臟怦怦跳的聲音都恨不得停下來

3.藏在哪裡有講究,別自亂陣腳擠一堆!藏的地方也很有講究,不能瞎藏嗬!要盡量躲在那些比較堅固、又不容易被發現的角落。比如講台下面超大的空間,或者是那種放實驗器材的、很重的金屬櫃子旁邊,或者堆滿書的書架後面也行。記住,千萬不要擠在門口、窗戶邊這種危險的地帶,也不要躲在那種很容易坍塌的、輕薄的隔斷後面,那可起不到保護作用反而是給自己添堵!最好是幾個人分散開來,各自找合適的地方藏好比擠成一團強多。人越多越容易出噪音,目標也大,是不是這個理?

演練完了之後,學校的負責人,像校長啊安全主任他們,會和老師們一起開個會,就是把這次演練從頭想一遍。想想哪些步驟大家做得還行,哪些地方反應慢了。比如說,有沒有班級在聽到警報後好久才把門鎖緊;有沒有同學因為好奇還扒著窗簾往外看;或者通訊設備在那時候是不是給力呀這些情況。想清楚了,下次演練就能改進,真出事的時候應變能力就更強

下面針對一些常見的疑問,我也叨叨幾句哈:

學校多久搞一次演練才算夠?一般來說,一個學期搞個一到兩次就差不多,多練練手,大家對流程就熟悉了,不生疏,就像開車一樣,熟才能生巧

那麼小小孩,比如幼兒園的寶寶和小學生,他們能理解這個演練嗎?擔心有點多!老師們都會用特別簡單、小寶寶能聽懂的語言去解釋和演示的,絕對不會嚇唬他們,只會慢慢引導著他們做動作,告訴他們為什麼做,讓他們在輕鬆點、又很認真的氛圍裡學會保護自己

所以我個人看來,這-Wide 雖然準備起來有點麻煩,演練的時候也可能耽誤一點點上課時間什麼的,但它真的非常非常有必要!這東西就像給校園的安全上了一道最最保險的鎖,平時多流汗,急時才能少流血,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每個學校都應該認真對待,全校上下一起把它做好,讓孩子們能在更安心的環境裡學習和生活耶!

Posted 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