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淨零建築技術,如今很多人在了解這方面信息、或者考慮應用的時候,都會有不少疑問,比如這到底是個啥?真的能做到零能耗、零排放嗎?具體都有哪些實實在在的技術可以用?
淨零建築技術,簡單來說——其實也不那麼簡單,就是通過各種節能措施、還有可再生能源利用什麼的,讓房子全年消耗的能源總量與它自己產生的可再生能源總量差不多,甚至—甚至產生的比用的還多!從而實現能源上的“零”消耗,或者碳中和什麼的。
淨零建築技術主要包括這麼幾個大塊頭,哦不,是主要方面……
1.高效節能圍護結構技術:這個可太重要了,就像給房子穿上厚厚的、又保暖又隔熱的“外套”一樣,能減少室內外熱量交換——冬天不冷,夏天不熱,不就能少開空調暖氣了!比如用那種特別厚的保溫棉,還有多層中空Low-E玻璃窗戶—這個Low-E玻璃可厲害了,能反射熱量!還有密封性能超好的doors(門)!
2.主動式能源利用技術:這部分,就是要想辦法讓房子自己“生產”能源。最常見的就是太陽能光伏板了,在屋頂上、牆面上裝一排,就能把太陽光變成電;還有太陽能熱水器,直接加熱用水,省煤氣費!
3.智能能源管理技術:這就像是給房子裝了個聰明的“大腦”,能監控家裡的用電量、用氣量,還能自動調節各種設備的運行,讓能源用得更省、更合理——比如晚上(電)費便宜的時候幫你存儲點電,或者人不在家就自動關部分燈···
4.水資源循環利用技術:雖然叫淨零建築,但對水資源的節約和循環也特別——特別關鍵!像雨水收集系統,下雨的時候把雨水集起來,可以沖廁所、澆花;還有中水回用技術,把洗菜水什麼的經過處理再利用!
選擇這些技術的時候,有幾個地方得好好琢磨琢磨:
成本與回報:有些技術一開始投入有點點高,比如太陽能板,但長期用下來能省好多水電費,所以得算算多久能回本兒?這得比較不同技術不同品牌的價格
自家建築條件到底行不行:屋頂適合不適合裝太陽能板?當地的太陽能資源充不充足?別“一鍋燉“全用上,得看看哪個最適合自家。
維護保養不方便:什麼東西都得保養才能用得久,這些新技術也一樣,哪些技術容易壞?換零件是不是麻煩?維修成本高不高?這個大大影響以後使用。
問: 家裡那棟老房子,能改成淨零建築嗎?
答: 老房子改造確實沒有新房子直接建成淨零建築那麼方便、效果那麼完美,但也不是說完全不可能!可以一步一步來:先升級一下保溫層,換個好點的窗戶,再慢慢考慮加太陽能。
個人覺得,淨零建築技術雖然聽起來比較先進,初期投入也可能需要考慮,但從長遠來看,既能省錢,對環境又好,還是十分有發展前景和推廣價值的,未來肯定會越來越普及,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中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