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火星穹頂壓力監測這個事兒啊,其實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是有一肚子疑問的,畢竟這玩意兒聽著就挺玄乎,又是火星又是穹頂又是監測的,到底是個啥名堂呢?簡單來說吧,火星穹頂其實就是咱們人類以後在火星上可能要住的那種大帳篷——當然了不是真的帳篷那麼簡單啊! ——是用特殊材料做的能撐起來的密閉空間,裡面得有家的樣子嘛;壓力監測呢,就是看這個“家”裡面空氣的壓力夠不夠、穩不穩定之類的,非常非常重要!
1.為啥這壓力監測就那麼、那麼關鍵呢? :
你想啊,人在裡面待著,沒氣壓肯定不行啊,會出人命的!所以第一個就是保證人能活著、舒服地活著;
還有哦,穹頂本身是個封閉的東西,壓力太大會不會給撐破了?太小會不會癟下去?所以得看著壓力別把這“房子”給弄壞了;
再往深了說,裡面可能還要種點小菜啊什麼的,那些小植物對壓力也有要求,不然怎麼活呢。
2.那具體是用啥玩意兒來監測的呢? :
最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各種傳感器了吧?那種小巧玲瓏的、對壓力變化特別敏感的電子疙瘩,貼在穹頂內壁或者掛在某個地方,時刻盯著氣壓變化;
光有傳感器還不行啊,得有線路把信號傳出去吧?還得有個小電腦一樣的東西來處理這些信號,算出現在到底是多少壓力;
最後,總得讓人能看見數據吧?所以還得有個顯示屏或者能把數據發回地球的裝置,讓人知道情況咋樣。
說到怎麼監測,這裡面也有不少道道兒。一般呢,會在穹頂的不同位置都放上傳感器,不能就放一個——那樣不准!比如上面放一個,下面放一個,左邊右邊各放一個,這樣測出來的數據才能全面反映整個穹頂裡面的壓力情況,是不是均勻的、有沒有地方壓力特別奇怪。
然後呢,數據得不停地測、不停地記!隔一小會兒就測一次,比如幾秒一次或者一分多鐘一次?或者也可以設置成壓力變化超過一點點的時候就馬上記錄下來重點關注。測量出來的壓力數據呢,電腦也會跟之前設置好的安全範圍比一比,如果太高了或者太低了,就得使勁發出警報——滴滴滴滴那種,特別刺耳的,讓人趕緊去看看出啥問題了!
3.日常運營的時候要注意點啥工作呢? :
傳感器那小玩意兒本身得定期校準吧?不然用久了發呆量錯了咋辦?那可就耽誤大事兒了;
線路也得定期瞅瞅,別被啥東西咬了(火星上有啥咬呢?唉不管了反正線路得沒問題!)或者斷掉了接觸不好;
記錄數據這個本子——啊不是——系統也得保養好,別壞掉了數據沒了,那之前不就白乾了嘛。
4.要是真的出現壓力異常了,最先做啥? :
第一件事肯定是弄明白:到底是真的氣壓出問題了,還是監測的那些機器自己搞錯了?得反复確認好幾次!
如果確認是真的氣壓不好了,那就得趕緊想辦法是往裡面加點氣呢,還是放點氣出來——當然這個加氣放氣也都是有講究的,不敢亂來;
同時啊,也得趕緊找找原因!到底是某個地方漏氣了呢——天哪千萬別有洞! ——還是裡面的人太多呼吸把氧氣用完了?或者是哪個設備突然大量用了氣體?
咱們來扯扯人經常問的幾個糊塗問題吧~
問:哎呀這火星穹頂不會突然一下子壓力沒了你說嚇人不嚇人?
答:一般來說呢,這種東西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裡面肯定有備用設備,就算某個小地方有點不對勁,壓力也不會“唰” 的一下就沒了那麼快。這些厲害的工程師們早就想方設法讓一切都是慢點開慢慢壞的,好讓裡面的人有時間反應。
問:那這個監測系統出毛病了,會不會就完全不知道壓力了呢?那麼不是抓瞎了?
答:不太會吧~都講了重要性那麼強,肯定會有備份的子系統呀!這個壞了那個頂上,萬一——但願不可能! ——所有子子系統都壞了,那——裡頭的人自己摸摸耳朵會不會感覺不舒服?胸悶?那可能也是個土辦法吧!總不能完全沒辦法。
我個人覺得啊,火星穹頂壓力監測這個事情,雖然聽著又遠又復雜像科幻電影裡的東西,但真要實現星際移民,這就是最最基礎、最最樸素的保障,比啥都實在!必須得弄得明明白白、穩穩妥妥的。
發佈留言